时间:2023/3/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12月22日早上,一辆警车和一辆救护车停在黔西县公安局金碧派出所大院内,派出所所长陈伟、民警、社区干部以及医务人员们正忙着做好准备工作,去铧口寨社区七组接送两位80多岁的“新人”前往民政部门进行婚姻登记。

景举环老人81岁,樊海珍80岁,两位老人虽然共同生活在一起多年,但一直都没有领结婚证,铧口寨社区支书唐中云告诉介绍,女老人于46岁在贵阳务工时,被拐卖到山东省巨野县,和五保老人景举环在山东一直生活到年才回到黔西老家铧口寨社区。此时,樊海珍老人的前夫早已去世,两位老人便与樊海珍前夫的孩子一家生活至今。

扶景举环出门

金碧派出所在开展大走访活动中,详细了解了景举环老人目前的困境:山东老家举目无亲,和樊海珍老人回到黔西居住了十多年,由于户籍一直未迁移,在黔西不能享受到合医、低保等国家的惠民政策和社会福利。老人也多次电话至山东老家,但终究于事无补。

把景举环老人在山东的基本信息和资料问扎实后,综合各项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条件,陈伟思考,只有用婚迁办法,才能解决老人当前面临的困境。

陈伟立即向金碧镇党委政府汇报景举环的具体情况,并联系民政部门对接婚姻登记事宜。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陈伟联系了金碧镇卫生院的救护车为老人全程护航,准备完毕后,就驱车来到了铧口寨社区七组。

扶景举环出门

老人居住房屋在路坎下离公路约十米左右的距离,工作人员推着移动病床来到了院坝里,两位老人正在家里围着火炉,景举环目前只能靠拐棍行走,行动极为不便。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就大家一起搀扶着老人慢慢来到门边,再合力托着老人的身躯,让其缓缓躺在移动病床上面,推到路边送入救护车,由樊海珍和儿媳妇彭道仙一路陪伴。

车一路飞奔来到了黔西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下车后工作人员用移动病床将老人一直送到结婚登记处。现场工作人员立即联系照相馆,找来了红布做背景,找来凳子让樊海珍老人站在上面,并将移动病床上的景举环老人搀扶坐立起来,让两位老人一样高,并紧挨在一起。经过一番准备工作之后,在摄影师的相机快门声中,老人欣喜幸福的结婚照终于拍照成功。

由于两位老人均不识字,征求老人的意见后,所有资料由陈伟和社区支书唐中云全程代填写,然后让两位老人确认后按手印。才半小时的功夫,两本红红的结婚证就送到了两位老人的手中。看着工作人员为自己的婚事忙前忙后,老人拿着结婚证的双手激动得有些颤抖,沧桑的脸庞上流下了两行感激的热泪。现场工作人员和前来办事的群众和老人合影拍照,见证两位老人这场简易而又幸福的结婚场景,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和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浓浓的温馨和感动溢满整个办证大厅。

拍结婚照

回到金碧派出所已经是中午12点过,工作人员又开始忙着给景举环办理户口迁移等手续。程序完成后,又将两位老人送回家里。

樊海珍老人拿着结婚证

“现在结婚证已经拿到手,两个老人便可享国家各项受惠民政策,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现大家。”樊海珍儿媳彭道仙感动地说。

合影

据了解,自政法信访系统开展大走访活动以来,黔西县按照省委政法委的要求,紧紧围绕“五个紧盯”和“四个把握”等,不断创新工作措施,做到主动上门、主动宣传、主动发现、主动作为,不仅深入了解社会面对政法信访系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还解决群众反应的强烈问题和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难事困事。

杨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翟培声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37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