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7/1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03:54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年11月23日,贵州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贵州脱贫攻坚实现历史性全胜,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宏大篇章。化屋村,是其中精彩的一个段落。

乌江源头、六冲河畔,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绵延于一处河谷中。这个年前还是“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深度贫困村已手握发展“金钥匙”,开启产业振兴之门,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阔步前进。

发展“三黄”做强文旅贫困村走出“亿元路”

“‘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石旮旯里刨苞谷,哄饱肚皮不赚钱。’这段曾经在村里流传的顺口溜,道尽了化屋村过去的艰辛。”提起过去,新仁苗族乡党委书记谢坤禁不住摇头。

化屋村的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63.6%,撕掉贫困的标签,是山里人世世代代的梦。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化屋村实现了贫困人口清零,但如何进一步壮大农村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成为新的难题。

在谢坤看来,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化屋村考察调研,村子终于找到了发展的“金钥匙”——“三黄”(黄粑、黄牛、黄姜)产业和文旅产业。此后,化屋村驶入发展快车道,村容村貌发生巨变,村民收入快速提高。

目前,化屋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引领,发动户村民入股合作社抱团发展“三黄”产业:建起一座黄粑加工厂,仅今年上半年就产出黄粑8万余公斤,实现销售收入余万元;合作社种植的亩黄姜长势良好,即将上市销售;养殖的头黄牛出栏头,盈利50万元。

旅游产业方面,化屋村有农家乐31家、农家旅馆18家、民宿6家,全村种植经果林1亩。年,化屋村累计接待游客近5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5亿元。

用好增收“金钥匙”村民开启“致富门”

登高俯瞰化屋村,群峰叠翠、碧水荡漾,一派山村好风光。然而最美的风景,还是村民幸福的样子。

7月16日中午,村里一家农家乐的厨房里热火朝天,老板杨烨系着围裙在灶台边忙活,两个伙计忙里忙外……上完客人订的餐后,杨烨才有时间坐下来稍作休息。

“今天中午已经接待了5桌客人,每桌元左右,差不多有元的收入,下午还有人的烧烤团餐,估计能有元以上的收入。”盘算着这一天的营业额,杨烨十分满意,“日进万元,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杨烨回忆,自己此前一直在河边摆摊,一年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就不错了。年年初,杨烨决定在家门口开一家农家乐,向游客提供农家饭、长桌宴、烧烤,还可以住宿。年国庆假期,杨烨的农家乐收入就达12万元。

不光杨烨,化屋村的文旅产业发展让越来越多人受益。

在化屋村苗绣厂区,苗族刺绣展示间、蜡染产品展示间、非遗文化产品展示间、化屋村文创产品直播间依次排列,精致的绣服摆满了货架,展桌上放着琳琅满目的香包和绣片。

这个小小的车间,成了村民就近就业、增收致富的平台。蜡染产品展示间内,一名72岁的老人正在点蜡。“从小就会这门手艺,如今被请来绣厂上班,每月有2元收入,自己和老伴两个人吃穿都够用。”老人说。

目前,化屋村苗绣厂带动22名村民就业,仅去年,销售额就达余万元。

特色民宿、特色餐饮、苗绣蜡染……随着村里的产业稳步发展,化屋村村民们手握“金钥匙”,开启了“致富门”。

“如今,几乎家家都有小轿车,茅草房全部翻建成楼房,村民的钱包也鼓了起来,全村人均收入大幅度增长,年人均收入达元。”谢坤说,提起现在的幸福生活,村民们说,是党带领大伙过上了好日子,“今年,已经有20多人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对于化屋村的未来,谢坤信心满满:“发展好‘三黄’产业、做强文旅产业,传承苗族传统文化,讲好化屋村故事,更好的生活还在等着我们。”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刘传海黄宝华/文郭然/图周谊/出镜代宇吴鸿媛/视频拍摄陆青/视频剪辑

编辑:赵子滟

统筹:吴亚鹏

编审:干江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52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