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5153159.html
 我叫董光贤,今年34岁,是黔西县定新乡新村村的驻村干部。   新村一组贫困户樊秀英家庭困难,一家三口,老人已经八十岁,两个儿子都是大龄单身青年,大儿子罗清龙常年外出务工,小儿子罗清奎外出便与家人断了联系,留下樊秀英一个老人在破破烂烂,仅有二十平方的老旧房居住。     我们按照脱贫攻坚“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通过精准帮扶、因户施策,在驻村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年,我们为樊秀英家申请了安全住房建设项目,她家享受到了元的建房补助,顺利完成了一栋九十平米左右的安全住房建设,她也如愿的住进了新房子。樊秀英家的新房房子修好后,仍然是樊秀英一人在家,我每天上班下班经过她家门口时,便特别地关心一下樊秀英这个老人。   我经常去她家走访,老人因为年高,记忆力不好,所以我总是反反复复的告诉他,一个老人在家,要注意用电、用火安全,出行要小心谨慎……     年我们去她家收取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费用的时候,我问她家儿子罗清奎是不是不在人世了,如果不在的话,那就不要给他交合医了,她执意要交。后来,经过向她家邻居打听,她儿子罗清奎已不在人世了的。老人家执意要给儿子交医保、社保的心情,让我深受触动,她的心中还存有一丝希望。后来,我自掏腰包,把她为罗清奎交的钱如数的返给她,为了让她放心,我说了一个“谎话”,“老人,这是村里面对八十岁老人的关心,请你收下!”探望樊秀英天气渐冷,我再次去她家走访,看她在家里堆了一些柴草,他告诉我她习惯了节约,舍不得钱买煤。于是我通过   把煤买到后,我给罗清龙发   扶贫对我而言,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如今,村子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看到剩余贫困人口逐年递减直至年全部脱贫,看到村里的土坯房盖成现在的砖瓦房,看到村容村貌、环境卫生逐年改善,看到村民在广场欢歌笑语……那份亲身参与的成就感,使我感到骄傲与自豪。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翟培声整理编辑徐然编审杨仪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64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