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9/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今年,黔西县甘棠镇投资万元种植的亩大棚羊肚菌获得丰收,截止目前实现销售收入万余元,预计总销售额能够达万元左右,总利润万元。喜人的成果,得益于当地探索创新产业发展组织方式,激发了产业发展活力。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黔西县甘棠镇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基础上,通过部分合作社牵头,其他合作社自主选择牵头合作社抱团发展的方式,实现以往单一合作社“再抱团”,构建“社社联合”格局,推进产业高效发展,走出了一条组织方式有创新,产业发展有动能的新路。“我们选取了四个基础条件较好的合作社作为牵头社,带动了十个村合作社抱团发展羊肚菌产业,在一年的尝试后,如今第二年抱团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甘棠镇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汤文介绍,社社联合抱团发展实现了各合作社资源优势互补,更大可能地规避风险、培养更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推动产业高效发展,真正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农户增收。作为甘棠镇“社社联合”牵头社之一的三马村合作社,年投入30万元,吸纳红星社区合作社入股十万元,在联新社区蔬菜大棚种植羊肚菌60多亩个大棚,目前实现销售收入48万元,净利润达到28万元。联新社区通过蔬菜大棚资源,抱团三马村合作社,实现种植蔬菜向种植羊肚菌转变,有了三马村的带头,联新社区羊肚菌种植中的技术等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抱团实现了资源互补,原本只是村合作社带着农户发展,底子较薄,存在规避风险能力差、产品销路不畅等问题。合作社抱团发展后,以往做不到的便可以做了,发展底气也更足了。”联新社区支部书记潘云龙说,原本社区里的大棚都是承包给经营主体使用,如今在牵头合作社的带领下自主种植羊肚菌,年收入10万余元,为入股合作社的农户户均增收了元左右。汤文告诉记者,根据目前该镇羊肚菌销售情况估计,今年当地抱团发展羊肚菌产业的14个村合作社预计平均创收13万元以上。羊肚菌销售完成后,各抱团发展羊肚菌的村合作社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红。此外,羊肚菌种植基地所在的大寨村、同心村、联新社区、红星社区、三马村、大营村等地的余户农户通过就近务工,达到了人均增收元以上。汤文说,甘棠镇正在总结“社社联合”发展经验,未来将应用在其他产业的发展上。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翟培声黔西融媒体记者刘雨昕李阳编辑顾野灵编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5970.html
------分隔线----------------------------